自2013年“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联合成立国内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以来,该行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几年间,越来越多的保险创业者进入互联网保险这一赛道。粗略统计,2018年以来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保险项目多达数十个,红杉、经纬、真格等头部投资机构已悉数入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保险创业的高峰期。
互联网保险兴起的三个基础
腾讯微保近期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到2018年,互联网保单量在五年间增长了18倍,目前互联网保民的数量大约为2.22亿,同时期全国网民数量为8.02亿人。
与此同时,中保协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持续放缓,年金保险和意外险的增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互联网健康险在2018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2015年~2018年,互联网健康保险规模保费增长了11倍。
第一,保险消费者的代际跃迁被业内一致认为是这一轮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第三方平台慧择网发布的《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显示,高达71.8%的“90后”开始担心未来可能到来的风险会让他们无法再享受品质生活。由此,“90后”成为了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军,首次投保年龄约为28岁。年轻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增强,成为互联网保险热销的一个动因。
目前,“85后”“90后”已普遍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这也是触发其产生家庭保障意识、选购保险产品的重要节点。例如,互联网平台上的百万医疗险的主要用户就是“90后”和“00后”。
“90后”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于线上消费。互联网保险采用的微店、官网、淘宝等线上销售模式也符合他们的购买习惯。据《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75.2%的网民接受互联网购险,包括微信在内的支付渠道成为互联网购险的首选。在还未购买过保险的网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
第二,资本的加持也是互联网保险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保险这一千亿级市场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互联网巨头BATJ成为了领头羊。例如,腾讯杀入寿险业,子公司参股和泰人寿获批筹建;百度与安联保险等也成立了百安保险服务;蚂蚁金服收购国泰产险,同时还联合中国太平、太平人寿等公司成立阿里健康保险。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网易、新浪、滴滴、美团、小米、唯品会、汽车之家等知名互联网企业都通过不同方式入局了互联网保险市场。而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前海金控、居然之家等各领域的巨头也涉足该领域,和泰人寿、招商局仁和财险、招商局仁和寿险、前海再保险等等都已获批成立。
第三,行业标杆企业的崛起。在一个行业里面,如果有企业能跑通一些模式并聚集起业内优秀的人才,就能在行业中形成标杆作用。
2019年3月25日,众安在线(6060.HK)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其2018年的保费收入为112.56亿元,同比增长89%,跃居全国财险市场第12位,成为中国首家保费过百亿的互联网财险公司。从用户构成来看,2018年,众安在线服务逾4亿用户,“80后”“90后”等新生代人群占比超过51%。
互联网保险创新的三个层面
远韬资本分析认为,目前国内保险行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用户(包括现实与潜在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与保险机构的权利不对等;第二,保险机构的信息不透明;第三,保险机构庞大、臃肿,管理成本高;第四,险资运用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第五,巨大风险导致了监管成本的提高。这种种问题直接导致用户的保险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用户对保险机构不信任,投保和理赔不方便。用户承担高额保费却不能获得合理赔偿,保险机构存在巨大非核心业务成本,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用户投保积极性低,产品创新不足,机构影响力弱,数据积累难,普惠价值遭到削弱等一系列问题。
曲速资本创始合伙人杨轩认为,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核心逻辑是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中,产品开发和营销这两个环节是比较大的切入点。目前,互联网保险的主流模式大致分别侧重产品、营销、服务这三个层面的内容。
从产品层面看,互联网保险的产品方向分为四大类:第一,创新型保险;第二,相互保险和互助计划;第三,优选、定制、改进传统保险公司原有的产品;第四,基于数据的产品定价。
从营销层面看,互联网作为一个普适化的渠道,能够对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可与传统的营销模式形成互补。
传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销售产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比如泰康人寿的全资子公司泰康在线;二是与第三方保险平台合作,将自身产品放到已经成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上销售,这也是目前传统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的主要手段。银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第三方网络平台已成为保费收入的重要渠道,现有155家保险公司和445家保险经代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共销售产品约1.5万个。2018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为1905亿元,其中保险公司的自营平台约占三成,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比为70%。
从服务层面看,更多集中于线上的互联网保险侧重于客户体验。传统保险的服务链也已开始数字化,如移动查勘、自助理赔等。物联网等技术也拓展了保险机构的服务范围,正在从单一产品转型到“产品+服务”,实现了客户体验的升级。
在杨轩看来,产销分离、代理人升级、保险产品升级这几块是连在一起的,随着互联网保险渗透率的持续提高,有很大的潜在发展机会。渠道入口将进一步向场景化方向发展,很多公司也会选择用比较好的模式跟金融或保险做结合。
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三个趋势
一是新技术赋能。伴随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开始步入全新的时代,科技与保险的结合已从营销渠道互联网化向新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转型。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5家持牌险企投资了48家科技类子公司,全行业布局在50家以上。中国平安、人保金服、众安科技等是保险公司与科技结合的典型代表,不仅在内部成立科技子公司,设立创新部门,也在外部积极加强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
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管理合伙人赵丽梅认为,科技将重塑保险价值链。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产品及流程优化,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升级主要涵盖了以下五个环节:产品设计、定价承保、生态分销、理赔服务和技术系统。这五个环节的升级促进了产品明晰、场景化及基于大数据的精算。
远韬资本认为,在保险行业,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也是传统保险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最大憧憬。一方面,互联网可以帮助保险机构高频次接触、获取、服务用户,获得大量的用户数据;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积累为保险机构连接、汇集多方面的保险数据带来便利。
二是场景保险。相对于传统保险来说,互联网保险最亮眼的点无疑是场景化消费。场景保险从2017年发展至今,可谓方兴未艾,特别是BATJ这些流量平台的入局驱动了保险产品走向细分化,以往“低频、大额、高门槛”的传统保险产品将转变为“高频、小额”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例如运动保险,“马拉保”是专注于马拉松运动而推出的保险,涵盖跑步爱好者、跑团、赛事组织方和运动俱乐部及志愿者等受益群体及组织。据介绍,针对参与日常训练与赛事活动两个特定场景中的深度需求,平台为马拉松爱好者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场景不同,客户所交的保费也不同。而对于赛事组织者与民间跑团等机构组织,该平台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保障产品,为组织方转嫁风险、降低损失,同时给予法律责任保障。
三是从C端到B端。在新技术驱动下,互联网保险通过构建生态圈,使整个保险业的商业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据介绍,栈略数据是一家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风控产品提供商。通过对医疗知识图谱和历史医保数据的机器学习,栈略数据建立了一套智能风控模型,能够识别异常的诊疗行为,从而帮助保险公司进行决策,盈利模式为面向保险公司收费。
秒核科技则是一家专注于核保核赔的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该公司应用数字化保险两核引擎技术,帮助客户快速搭建数字化保险产品模型、核算模型和理赔模型,并通过众多模块化接口输出,以此来提高两核人员生产效率和数字化保险产品能力。其盈利模式主要是面向保险机构收费。
华兴资本研究认为,无论做渠道还是做产品,互联网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努力方向还是产品,无论它是来自于传统保险公司的设计还是来自于互联网公司的设计,无论它是要以低费率取悦消费者还是以费率均衡激励代理人,无论它是要高频低额留存用户还是要长期高额赚取利润。
互联网保险公司终究是要选择符合自身商业模式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特别是在没有利差可赚的情况下,产品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能抓住场景,拥有独特数据,或是能设计新产品,能找到符合自身商业模式的产品组合的公司会更有竞争力。
根据以上逻辑,有保险牌照的公司、数据有独特性的公司、有特色产品的公司、渠道做得足够大的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
互联网保险的未来之路
根据远韬资本的观察: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功创新主要离不开两个根本经验:第一,产品供给和形态是现有监管和市场体系所欠缺的,这解决了产品创新与供给问题;第二,将高频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由此可见,互联网保险创新的关键仍在于在产品供给端做彻底变革。
2015年7月,监管部门明确指出,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销售、承保等保险业务,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据悉,目前银保监会只发放了四张互联网保险牌照,分别属于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财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保险公司的电商还是互联网保险的创业,自身不掌握产品供给权,缺乏产品定价权都是发展的硬伤。不仅如此,保险产品的设计还受到现有产品精算规则和监管政策的约束,在现有规则下很难实现互联网保险的大爆发,这也是互联网保险创业不容易取得成功的两个核心原因。金融科技50人论坛青年成员周运涛认为,标准化的产品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初期容易被市场接受,容易上规模。但同时,它的可复制性非常强,这就造成了多家主体跟进,容易造成市场的同质化。
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保险规模快速增长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投诉量。《2018年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10531件,同比增长121.01%。投诉问题主要包括: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捆绑销售保险产品,未经同意自动续保等。
今年,银保监会确立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为监管重点之一。在5月26日召开的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介监管部主任姜波透露了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的最新动态。他提出了互联网保险的四项监管原则:首先,坚持机构持牌、人员持证的原则;其次,坚持监管审慎的原则;第三,保护消费者投保人利益的原则;第四,鼓励创新原则。姜波还透露,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办法未来很快会向社会征求意见。
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与之相伴的同样也有巨大的机遇。随着政策的收紧、监管力度的增大,一旦行业洗牌完成,将迎来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