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到来对酒店的发展具有无与伦比影响,对比一下80年代的酒店,当时酒店强调的是一定要有个性化、温度,为客人量身定制、预料客人的需求。而现在的酒店呢?跟80年代相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果客人深更半夜需要过桥米线怎么办?酸奶怎么卖?这些酒店入住需求我们有办法可以提前预料到再去满足或者进化吗?
我们从酒店总经理聊天的时候了解到他们有非常多的焦虑,内外忧患。内有内部员工不断流失,人力不足,外有不同领域竞争者进军蚕食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亦是对这些酒店总经理的考验,年轻人越来越成为酒店的主流,他们追求的个性化、品味化,酒店真的能够满足吗?酒店是否了解这些客户,是否拥有他们的数据,能够判断出他们是否愿意再回来?
去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出,为人工智能的明确了方向,同时也给很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酒店需要如何发展才能在众多的同行中鹤立鸡群。其发展的必然路劲无疑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6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这两年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热度,行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不被淘汰。所以我们必须去思考如何通过人工智能酒店解决点什么。
机器人已成为人工智能的代言人
据相关资料显示,如今,机器人已成为人工智能的代言人。
全国已经有200多家酒店在使用机器人服务,已经超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应用数量,中国酒店智能化市场领域前景广阔。
随着服务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代表产业,将成为服务型机器人进军的重点行业。现阶段服务型机器人进入酒店主要是为酒店增添亮点,为客人带来全新另类的体验感和消费价值。
在酒店领域,服务型机器人主要应用在:迎宾引导、自助入住、客房情感、自主运送物品等十余个工作岗位。每款机器人都有着独特的工作技能来满足不同的岗位需求。人工智能将通过最精准的运算能力和平台优势,帮助酒店实现精准决策、精准服务、精准营销、精准管理。
人工智能在软件方面也有不俗的发挥,它可以帮助酒店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宾客满意度,并且可使酒店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通过对客源进行类比分析,推动产品创新。
人工智能破解酒店用人难
目前大多酒店都存在不少的问题:水平落后、同质化强、多数酒店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核心卖点。只能去和同行做价格上的竞争,无疑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近几年酒店行业业绩下滑,风险高、收益低是普遍状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员工流动性太大。
人难招、人难留问题在酒店业越来越严峻。酒店人力资源报告显示,2018年酒店员工流失率保持在30%左右。到2018年员工离职时工作年限缩短至半年,在2017年,员工离职时工作年限一般还是1-3年。
在酒店业,员工薪资低是员工难留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员工月薪2000-2500元占比最多,达到36.26%。月薪3000元以上的人群在2018年占比25.83%。
用人荒已经成为制约酒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酒店行业未来发展的风险因素不是市场和技术变革,而是缺少服务人员。
数据与智慧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
当下,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酒店业中的广泛应用仍有较多制约。数据与智慧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酒店将依托于智能设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基础应用所建立的多维度大数据知识平台,将使酒店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具有感知、认知能力的酒店服务运营将变得更加精准、更具智慧。
从技术水平上看,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能够实现的功能价值比较单一。让人工智能来帮助酒店决策与运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这也取决于机器人的技术突破、行业应用数据积累,同样也取决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应用创新。
目前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已经开始尝试运用人工智能。国内四星级以下的酒店、单体酒店还是相对滞后。尽管这需要较大投资,但从长远看酒店是会持续受益的。“当然,人工智能是不能完全替代人的。”
如果我们从较长的时间维度去看,未来机器人一定会在我们生活中每个有需要的地方提供定向服务。但目前仍处在概念落地阶段,在公共场所能够提供规模化服务的机器人仍然不多。在酒店环境中那些给来宾带来亲和力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与感情的交流是机器人所不能及的。”
通常情况下,人工智能常常被曲解为替代人力,但更为普遍的是其作为技术辅助的概念。对于酒店业来说,人工智能帮助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信任和效率,展现了通过AI机器人转变运营、客户服务和设施的前景。
拥有一家客户期望值超高的智能酒店是许多现代酒店业领导者和服务合作伙伴的共同期待和愿景,通过人工智能化的关怀、支持和服务来提升住客体验。部分智能科技的使用可以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并且给用户超高的体验,给客户极大的便捷性,更能充分的满足客户的需求。